来源|中访网
责编|李晓燕
当山东一名376分的考生踩着比本科线低65分的“地板线”被民办本科录取时,浙江西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送往多位超985分数线的考生手中。同一赛道上的民办本科高校,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分化:有的四次降分仍招不满,有的分数直逼顶尖公办,这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背后,是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重塑的缩影。
招生冷热差:从“抢生源”到“等生源”
南方某民办本科招生办的刘阳至今没想通,连续三次降分征集志愿后,学校仍有2000多个缺额。要知道去年,他们通过两次征集不仅完成计划,还超额录取了不少学生。这种落差并非孤例,北方某省份四轮征集后,仍有3000余个本科计划虚位以待,部分民办高校缺额从几十到数百不等,连从业者都直呼“超出预期”。
与这些学校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福耀科技大学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兴民办研究型高校,今年录取线接连刷新纪录,部分专业分数超过地方985院校。珠海科技学院等头部民办校更是延续热度,投档线超过部分公办院校,高分考生占比显著提升。
展开剩余74%这种分化在专业层面更为直观。刘阳所在的学校,护理学专业计划招600人,最终竟需征集462人;而西湖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,报名与录取比高达50:1。同一教育属性下的不同命运,折射出民办本科正在经历的“大洗牌”。
三重困境:数量、成本与实力的枷锁
民办本科的招生难题,实则是多重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。在规模扩张的惯性下,全国388所民办普通本科与23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,占据了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三成以上,2023年招生占比达25%。但生源分布却严重失衡:东三省46所民办本科的招生压力远超长三角,只因后者高考报名人数是前者的数倍。
地域吸引力的马太效应更加剧了失衡。山东某民办本科教务处的王烈观察到,青岛、烟台等沿海城市的民办校生源充足,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类学校却门可罗雀。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省份间,同一省内不同城市的民办校也判若云泥。
高昂的教育成本则成了另一道门槛。民办本科年均2万元起步的学费,叠加住宿费、生活费,每年数万元的支出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营利性民办校为维持利润,近年来学费涨幅远超居民收入增长,艺术类专业年费甚至高达7万元,中外合作项目的海外学费更是突破十万元级。这种“以费养校”的模式,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愈发难以为继。
办学底蕴的短板则是更深层的制约。我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黄河科技学院创办至今仅40余年,多数民办本科的历史更短。受限于经费与人才,这些学校往往陷入“大而全”的迷思:校名冠以“科技”“工商”,实则开设几十个缺乏特色的专业。刘阳所在的学校,汉语言文学专业计划招近千人,专任教师却仅14人,师生比严重失衡。
破局之路:从“数量优先”到“质量突围”
面对困境,民办本科的突围路径已逐渐清晰。在招生端,“降分+调剂”的短期策略虽能填满名额,却埋下质量隐患。山东一段线441分以下投档成功的4900名考生中,最低分仅376分,这种“本科线以下的本科教育”,正在模糊本专科的边界。
更可持续的解法,在于构建“招生—培养—就业”的闭环。王烈所在的学校正探索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,将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直接挂钩。这种模式已初见成效:某校企合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%,今年该专业录取线较去年提升了30分。
差异化发展则是头部学校的破局密码。西湖大学专注基础研究,福耀科技大学聚焦材料科学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深耕新工科,这些学校避开公办校的传统优势领域,在细分赛道建立竞争力。数据显示,这类有明确定位的民办校,毕业生进入顶尖企业或深造的比例,已接近中等公办院校水平。
对于更多腰部和尾部学校而言,转型职业本科或许是现实选择。将办学重心转向应用型专业,与区域产业深度绑定,既能避开与公办校的同质化竞争,又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。广东某民办职业本科的机械专业,因与当地汽车企业合作定向培养,近三年录取线年均提升25分。
预警信号下的长远之思
今年的招生困境,更像是给民办本科敲响的警钟。尽管通过降分、跨省调剂等方式,多数学校仍能完成招生计划,专升本规模的扩大也暂时缓解了生源压力,但适龄人口下降的大趋势不可逆转。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虽达1391万,但18岁适龄人口已开始下滑,预计2035年将较现在减少约30%。
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,倒逼民办本科必须跳出“规模依赖”。刘阳的感慨颇具代表性:“高校是百年事业,不能靠生源红利苟活。现在的招生难,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必须练内功。”那些能在未来立足的民办校,必然是在专业特色、教学质量、就业保障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学校。
从高等教育生态看,民办本科的分化未必是坏事。一批缺乏实力的学校被淘汰,优质民办校获得更大发展空间,既能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,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。正如教育学者熊丙奇所言,民办高校的价值正在于“差异化供给”,那些找不到自身定位的学校,被市场淘汰实属正常。
这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背后,是民办本科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内涵发展”的转型阵痛。洗牌过程或许残酷,但唯有经历这样的蜕变,民办本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坐标,为中国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贡献独特力量。
发布于:四川省臻牛所配资-股市股票配资-普通人炒股怎么加杠杆-股票十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