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下旬,我作为带队老师,去了一趟冲绳,整个团队里除了我,还有两名美国外教,一名日本地接(中国人),我们的服务对象,是来自六个家庭的7个孩子、9位家长。
这个工作搁在十年前,我是真不敢接。我的英语大概是在美国生活的那一年无师自通,所以我深信语言环境是英语学习的“近路”;秉承着这个思路,我儿子大概4岁开始看动画片,我就直接只给他英语动画,他一度以为动画片都是英语的,没有中文的。他顺利成长为一名“原版娃”,跟着一名美国老师上了三年课,从小跟外国人可以比较顺畅地交流,也在二年级就高分考过了KET。我以前对孩子几乎毫无了解,也要感谢我儿子的高敏感属性,我很少遇到比他还事儿的孩子,所以带7个孩子,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,不管孩子多“讨厌”,我倒是都能看到背后的诉求,然后充分理解、足够耐心——跟成年人的市侩相比,现在我更喜欢孩子的坦率和真诚。
我上一次去日本已经是十年前,这次是第一次去冲绳。同行的一位美国外教精通日语,加上本地地接老师,4:7的师生比,安全系数拉满。另外日本整体上很适合带孩子,冲绳尤其适合,在我们旅程的很多个moment,我觉得我也是自然的孩子——这种感觉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人生稀有,值得记下来。
冲绳第一印象
像台湾,太像了。从机场坐上车往市区走,沿途的高架桥、房屋、河流,让我的记忆不停闪回到高雄,冲绳没有台北的繁华,充满了台湾南部的生活气息。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冲绳曾经是中国藩邦,还是因为台湾曾经被日本占领?究竟谁影响了谁?历史的账真是算不清。就好像如今美军基地依然占据着冲绳最好的海岸线,作为外人,路过也会发出一声叹息。
展开剩余88%不会日语也没关系,翻译软件不要太方便。出发前很担心我们大声说话会引人侧目,实际上到了快餐店鸦雀无声地吃饭才真的有毛病吧……对于日本“不打扰别人,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”的文化,我表示理解但不认同,我们去すき家SUKIYA吃饭,座位不够,旁边有一个老太太一个人坐着四个人的位子,我示意她能否让一个孩子坐她斜对角,她恐慌地摆手拒绝(表情是非常嫌恶的那种)。相比之下还是话多热心肠的中国老太太更可爱。作为E人,我的人生哲学是“随时打扰可靠的朋友,并欢迎朋友需要我时随便打扰”。
同一位客人入住,冲绳当地的酒店一般三天清理一次客房。入住时,酒店会发给你一张说明纸,写明比如需要打扫要额外付费(大约人民币75元),并且要在前一天晚上10点前告知前台。我们入住的时候这张说明纸被外教拿走了,他也没仔细看。第二天我们挂上“请打扫房间”的牌子就出门了(我们当天本来想换人住),结果下午回来发现啥也没变。我急匆匆地跑去前台,接待我的印度裔服务员白眼都要翻上天了,跟我说打扫不了,加钱也不行。我于是自己跑上楼把被子理好,扔掉垃圾,把卫生间的毛巾换新,20分钟收拾完毕。晚上遇到台湾前台服务员,我忍不住跟她吐槽:既然客人挂了要打扫房间的需求,那你们随便收拾一下不就好了?75元就到手了,也不是多么麻烦的事情,为什么要处理地那么教条?她跟我讲因为酒店人手不足,所以如果要打扫就必须预约……那既然不能打扫,为什么屋里又有“请打扫房间”的牌子?
如果说你看到这里跟我当时一样觉得有点气紧,那我要赶紧说明,日本人的“严守规则”并非一无是处,正是因为他们做事一板一眼,冲绳的大海才被保护得那么好,我完全没有想到这里的海可以不输马尔代夫。
冲绳的海
记得去马尔代夫又是飞机,又是大巴,又是直升机,又是游艇……到了岛上发现一家人只能大眼瞪小眼,没有摩托艇、没有香蕉船、没有降落伞……问就是“为了保护海洋生态”。而冲绳作为一座这么多人生活的岛,居然在海边都能看到比马代还多的水生物种!
近岸的浅水坑里面全是彩色小鱼和各种生物,孩子们都舍不得走……
先是在北谷散步时,看到海上有一座大充气堡,走近了发现水边很多小蓝鱼;然后是去古宇利岛的心形岩,我的妈呀游客肯定不能说少,但是水坑里小鱼小虾海胆螃蟹……要啥有啥……最后是到了北部名护的沙滩酒店,晚上跟孩子们结营的时候,很多只寄居蟹就在脚边爬来爬去……
我们在名护那天因为台风过境,所有海上活动都暂停了
第二天早上,我在酒店看到了很多水上活动的价格,不得不说冲绳当地把商业活动和生态保护平衡得不错。酒店里也展示了自2008年以来,他们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做出的努力——我看不懂日语但是我能看英语和图片,简单来说就是这十几年下来,垃圾少了,刺冠海星被处理了,珊瑚白化现象有所好转。
放一张古宇利大桥的图,透过大巴车的前挡风玻璃拍的,这种色彩,放在全世界的海都可以PK吧?
接下来我要说下海上活动的高潮部分:海钓。
我在国内河边尝试过钓鱼,当然是一次也没有钓上来过。对于带孩子们海钓的活动,我也非常好奇,究竟能不能钓上来呢?当天已经预定好了渔港外面的餐厅用我们钓的鱼烹饪晚餐,要是没钓到,那就太惨了。同行的老师让我先吃了一片晕船药(非常必要!)然后一行人就坐上小艇轰轰烈烈地出海了……船长希望我们能多钓,自然离岸越来越远,但是台风季的冲绳,下雨是从来不打招呼的,到了半路,天降暴雨,就是依萍去跟她爸要钱那天那么大,而且因为船在高速行进,海风把雨吹得“横七竖八”,基本上打伞完全没有用,好像大自然在单方面给我们过泼水节。泼了10多分钟,有一位家长说“这样下去钓鱼也没有什么意义了”,但是船长觉得下雨并不是什么问题,我们一行人在纠结要不要返回,外教让孩子们来决定是要继续去钓鱼,还是返航回酒店。出人意料的是,孩子们都想钓鱼,哪怕是淋透了的女孩子,也说“想再等等”,我们于是继续向前,直到走出那朵乌云——雨终于停了。
我也随便收了一根线,就把这个小红鱼钓上来了……
我们的日本地接老师Joy为了鼓舞我们,去船边随便选了一根船长放好的鱼竿收线,收上来就是一条黑白相间的鱼,孩子们这下可兴奋了,家长们也振作起来,开始去船上认真研究钓鱼的技巧。冲绳的海真的就是鱼市,我们断断续续地,几乎所有人都钓到了鱼,而且鱼的种类繁多、花色各异!船长给我们的鱼竿上是三个钩子,运气好的话,可以一次钓上来三条鱼!那天我们好几个人都一次性钓上来了两条鱼!
船长私下讲,日本人来钓鱼从来不怕下雨,他或许觉得中国孩子“娇气”,但是我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淋雨淋到内裤都湿透。海上的雨水也是咸味儿的,在狂风暴雨里放弃抵抗、没有雨伞雨衣,我甚至有一种入定的感觉,好像我已经变成了环境的一部分。
当天的“鱼获”,还好不必饿肚子回酒店了
或许有人会担心“会不会被淋感冒”?万幸的是气温不低,而且很快就出太阳了,湿透的我们又被晒干。而当我后来读《窗边的小豆豆》时,小林校长担心“过度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,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、倾听神灵之声、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?”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在船上的时候完全没有觉得难以忍受——因为我从来没有被雨这样淋过,我好像在赚“人生体验”,我想孩子们也是,从此以后,他们写“狂风暴雨”时不再只是想像的文字,他们真的体验过狂风暴雨。
冲绳吃什么
各种生鱼片、猪排饭、乌冬面、寿司、烧鸟……也有墨西哥Taco、披萨、日韩烤肉、各种快餐……可以说是应有尽有。
我对日料并不是特别有兴趣,挑几顿说一说。比如海人食堂,在读谷村的海港二楼,一楼是一个小规模的鱼市,二楼是餐厅。说是餐厅,也不像我理解的“一鱼多吃”,大部分是鱼生,熟食寥寥无几(带儿童来可能就不太合适),我点了一份这个:
看起来完全像一碗中药。喝一口,有蛋白质的鲜,有点海水的咸,也有一点海风带来似有似无的甜,多喝几口就顺口了,碗底是大块大块的墨鱼肉——喷的墨直接煮汤了,真是一点都不浪费。墨鱼对熬夜、血气差的人特别有好处,国内通常是搭配排骨鸡鸭红枣一起炖,但是这里就一碗墨鱼,调味也几乎没有。旁边配了一碟当地特产橘酱蘸的鱼生,一顿饭简直比健身餐还干净,不知道这是不是日本人长寿的原因?旁边还有个大叔在吃鱼头豆腐汤配饭,我观察了一下汤底最多就放了点味噌,量也不是很大……
グルメ回転寿司市场(美浜店)
一家很多人排队的寿司店,离美国村不远,我跟外教Paul结束当天的活动后带着4个孩子去吃的,每个人都很满意!价格比当地的平价连锁寿司略贵,但是氛围更好。三文鱼、星鳗、金枪鱼、海胆、甜虾、和牛、烤鳗鱼、茄子……真是琳琅满目,小朋友在这种地方倒是能获得“我说了算”的成就感,自己拿自己吃,我的要求就是拿了就必须吃完(当然最后吃不完的我都吃光了)。转盘上偶尔还出现了芝麻糯米球,有点像成都的街头小吃糖油果子,据吃了的小朋友说很好吃,可惜只拿了两碟,后面就再也没出现了。
有两个小朋友刚开始说自己要吃拉面,后面看我们吃得很热闹,也吃了好几盘,最后两大四小一结账,才人民币580元。
店里客人很多,要按照店员的指示排队等候,不可以心急,更不要大声喧哗。
BANTA CAFE
外表看起来像一座美术馆,沿着水泥墙走进咖啡厅会情不自禁“哇——”(其实我不应该剧透的,因为带我去的朋友就啥也没说让我自己进去了)。
它还不是那种只能远望的风景,沿着咖啡厅前面的小台阶可以走到海边,零距离接触。下面修了小亭子,有美国大兵一家在亭子里其乐融融,小朋友在这种自然环境里长大,真的好幸福啊!
因为我不喝咖啡,点了一杯很可爱的饮品,味道也很古早,气泡水+各种水果香精的感觉,挺甜的。
离咖啡馆开车不到10分钟,就是青い海内,那里有文化体验王国,我们尝试了太鼓、三线琴和空手道。家长们一起学太鼓的样子像极了为年会表演做准备,我差点笑出了声……那附近也有几家餐厅,比如自助Ocean’s pizza,我在不远处的面馆点了一份拌面,吃进嘴里感觉倒是很像自己在家拌的味道(香油加得比我多),冲绳的融合性由此可见。
我,一个对冲绳毫无滤镜的中国人,得出的结论是:冲绳挺好的,如果没有那么多台风就更好了,比起马尔代夫近很多,饮食的丰富性也更好,下次还去。
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,知无不言。
发布于:四川省臻牛所配资-股市股票配资-普通人炒股怎么加杠杆-股票十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